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16:15:33  浏览:974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

(2009年8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2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9〕1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的若干规定》已于2009年8月2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7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11月20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一月十二日


  为规范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人民法院司法技术管理部门负责本院的委托评估、拍卖和流拍财产的变卖工作,依法对委托评估、拍卖机构的评估、拍卖活动进行监督。

  第二条 根据工作需要,下级人民法院可将评估、拍卖和变卖工作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办理。

  第三条 人民法院需要对异地的财产进行评估或拍卖时,可以委托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办理。

  第四条 人民法院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编制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机构名册。

  人民法院编制委托评估、拍卖机构名册,应当先期公告,明确入册机构的条件和评审程序等事项。

  第五条 人民法院在编制委托评估、拍卖机构名册时,由司法技术管理部门、审判部门、执行部门组成评审委员会,必要时可邀请评估、拍卖行业的专家参加评审。

  第六条 评审委员会对申请加入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名册的机构,应当从资质等级、职业信誉、经营业绩、执业人员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查、打分,按分数高低经过初审、公示、复审后确定进入名册的机构,并对名册进行动态管理。

  第七条 人民法院选择评估、拍卖机构,应当在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机构名册内采取公开随机的方式选定。

  第八条 人民法院选择评估、拍卖机构,应当通知审判、执行人员到场,视情况可邀请社会有关人员到场监督。

  第九条 人民法院选择评估、拍卖机构,应当提前通知各方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人民法院可将选择机构的情况,以书面形式送达当事人。

  第十条 评估、拍卖机构选定后,人民法院应当向选定的机构出具委托书,委托书中应当载明本次委托的要求和工作完成的期限等事项。

  第十一条 评估、拍卖机构接受人民法院的委托后,在规定期限内无正当理由不能完成委托事项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委托,重新选择机构,并对其暂停备选资格或从委托评估、拍卖机构名册内除名。

  第十二条 评估机构在工作中需要对现场进行勘验的,人民法院应当提前通知审判、执行人员和当事人到场。当事人不到场的,不影响勘验的进行,但应当有见证人见证。评估机构勘验现场,应当制作现场勘验笔录。

  勘验现场人员、当事人或见证人应当在勘验笔录上签字或盖章确认。

  第十三条 拍卖财产经过评估的,评估价即为第一次拍卖的保留价;未作评估的,保留价由人民法院参照市价确定,并应当征询有关当事人的意见。

  第十四条 审判、执行部门未经司法技术管理部门同意擅自委托评估、拍卖,或对流拍财产进行变卖的,按照有关纪律规定追究责任。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司法技术管理部门,在组织评审委员会审查评估、拍卖入册机构,或选择评估、拍卖机构,或对流拍财产进行变卖时,应当通知本院纪检监察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可视情况派员参加。

  第十六条 施行前本院公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989年4月21日,劳动部

为了进一步完善待业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对待业保险基金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精神和各地的要求,我们制定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现发给你们。在国务院没有作出新的规定以前,有关待业保险基金的管理,请按照本办法执行。

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管理办法
根据国务院《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为加强待业保险基金的管理,进一步做好待业保险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待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标准。国营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缴纳,在缴纳所得税前列支;实行企业化管理、领取营业执照、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按照国营企业标准缴纳,在本单位自有资金中开支。
二、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坚持地方统筹的原则。对实施范围以内的企业,都要按照国务院规定,向当地劳动部门所属劳动服务公司足额上缴待业保险基金。
三、待业保险基金由企业开户银行按月代为扣缴,转入所在市、县主管职工待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专户。逾期不交者,从逾期之日起按一定的比例收取滞纳金,并入待业保险基金统筹使用。滞纳金的收取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确定。
四、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存入银行后,应按银行最新存款利率计息。对待业保险基金的储备金可采取多种形式的保值,力争增值。但不可用于购买股票、风险投资、长期生产项目和基建投资。
五、职工待业保险基金按《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项目开支,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挪用。年终结余部分存入职工待业保险机构在银行开设的“职工待业保险基金”专户,转入下年度继续使用。
六、待业救济金的具体发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条件,在《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七条(一)项规定的幅度内,按职工工龄长短等实际情况,具体划分档次。待业职工领取救济金的最低标准应不低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社会救济标准。
《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二)项所列的宣告破产的企业职工和濒临破产的企业法定整顿期间被精减的职工,在待业期间的医疗费、死亡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抚恤费和救济费的发放标准,可以参照当地职工劳动保险有关规定办理;第四项所列的企业辞退的职工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在待业期间的医疗补助费的发放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
七、职工待业保险基金在保证用于《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第六条(一)、(二)、(三)、(四)、(七)项和留足储备金的前提下,可以用于待业职工的转业训练(包括建立培训设施)和扶持待业职工开展生产自救(包括建立生产自救基地)。有关这两项费用的提取比例、使用原则等,将由劳动部和财政部另行规定。在此之前确需提取使用的,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制定具体使用范围和严格的审报审批制度,并与财政部门协商确定当年不得超过的最高比例。两项费用的使用,必须坚持随用随提,不得预提。要加强检查和监督,对超出提取比例和使用范围的要严肃处理。
八、对于《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中第六条规定的第(一)、(二)、(三)、(四)和(七)项开支项目,本年度支出大于本年度待业保险基金总收入时,先动用上年结余。仍不够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批后,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九、地方劳动部门所属劳动服务公司从事职工待业保险工作经费,在职工待业保险基金的管理费中列支。管理费主要用于:
(1)职工待业保险工作人员所必须开支的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和离退休人员费用等人员经费。
(2)开展工作所需的办公用费及业务费。
(3)其他必须费用。
确有必要开支的一次性开办费,另外列支。
管理费提取的具体方法由各地劳动部门与同级财政部门协商确定。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待业保险机构应向其主管部门报送待业保险基金的预、决算,经主管部门审查,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劳动部。有关具体财务制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
十一、各地劳动部门所属劳动服务公司,应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的要求,加强对待业保险基金和待业职工管理工作的领导。制订基金管理和使用的规章制度,严格财经纪律,认真接受财政与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查。
十二、对全民所有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招收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实行待业保险,其待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标准,按本单位劳动合同制工人的标准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一缴纳,分别从行政费和事业费中开支(列“其他费用”科目)。待业保险金的管理、使用、发放等均比照本办法执行。


利用诈术窃取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

[案情]
某农村年近七十岁的袁某听说黄某能将面值小钱变成面值大的钱,便将家中的1000元现金交给黄某,让黄某当场变成1万元。黄某用红纸包着1000元钱,随后“变”来“变去”,趁机调换了红包,然后将调换过的红纸包交给袁某,让袁某1小时后再打开看。袁某等黄某走了近1小时后,打开红包发现是餐巾纸。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黄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结合本案来看,黄某用诈术骗取了袁某1000元现金的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此,黄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黄某的行为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黄某利用诈术手段秘密窃取袁某1000元现金的行为,符合该罪的构成要件。因此,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本案之所以存在分歧,关键在于诈术窃取如何定性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定问题。从两罪的概念可知,区分两罪的关键并不在于行为人是否使用了欺骗(诈术)方法(手段),而在于行为人使用了欺骗(诈术)方法(手段)之后,有无驱使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自己的财产。如果欺骗(诈术)方法(手段)驱使了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自己的财产人的,成立诈骗罪。相反,如果欺骗(诈术)方法(手段)没有驱使被害人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自己的财产的,成立盗窃罪。本案中,黄某利用调包计,在袁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当着袁某的面秘密盗取了袁某的1000元现金,而不是黄某使用欺骗(诈术)方法(手段)驱使袁某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自己的财产给黄某的。因此,黄某行为构成盗窃罪。

江西吉水县人民法院 陈贵信 王晓诊
联系电话:0796-3530177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