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河北省城乡集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4:29:18  浏览:898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河北省城乡集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河北省城乡集市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1997年9月3日河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1997年9月3日公布施行)

条例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集市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患的发生,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在本省境内城乡集市中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集市外的食品摊贩,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鼓励、保护社会团体和公民对食品卫生工作进行监督。任何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集市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把城乡集市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第五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城乡集市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工作,可以向市场和乡镇、街道办事处派出食品卫生监督员,执行食品卫生监督任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城乡集市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即检查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营业执照,管理环境卫生和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查等。
卫生、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市容管理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城乡集市以外食品摊贩的管理工作,方便人民生活,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第六条 各类食品集市的举办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设置必要的给排水、垃圾废弃物清除、餐饮具集中消毒设施和露天场所的防雨、防晒、防尘等公共卫生设施,并加强维护,保证正常使用。贫困乡村的集市应当创造条件,逐步达到上述要求;
(二)各类食品的划行归市,应当符合有关卫生要求;
(三)做好市场的清扫保洁工作,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
(四)索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培训证等证件,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保持个人卫生。
第七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健康证。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先取得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营业执照的,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条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必须与个人生活居室分开;
(二)生产经营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须使用工具售货,货款分开,并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
(三)生产、贮存、运输、销售食品的用具、容器、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卫生,无毒无害;
(四)加工肉、奶、蛋、水产品或者其他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时,应当烧熟煮透,生熟分开。在加工、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不污染、不变质;
(五)出售的食品应当与地面及其他不洁物品隔离,熟食品应当放在售货台(包括推车、架子)上,不得落地存放;
(六)食品生产经营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七)加工煎、炸类食品用油应当符合卫生要求,不得多次反复使用;
(八)加工用的食品原料(包括半成品)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
(九)餐饮具必须经洗净消毒并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使用。不具备清洗消毒条件的,应当采取集中消毒或者使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一次性餐饮具。
第十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二)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三)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四)死亡的黄鳝、甲鱼、河蟹、乌龟、青蟹、小蟹及各种贝类。采用上述鲜活水产品生产的冷冻制品除外;
(五)合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毒素合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
(六)农药残留量超过卫生标准的;
(七)河豚鱼等有毒水产品、有毒蘑菇和其他有毒动植物及被化学毒物污染,有害人体健康的;
(八)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的;
(九)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十)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冷食、冷饮和使用香精、色素、糖精配制的“三精水”;
(十一)未经精炼的毛油和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其他食用油;
(十二)超过保质期限的;
(十三)使用报纸、书刊、油印纸张、回收的印铁制品或者塑料制品、有毒的塑料或者植物叶片等包装的;
(十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第十一条 经营保健食品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不同产品分别按照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
第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分别依照《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依照《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五条 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决定。
第十六条 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听证。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依照《食品卫生法》第五十条约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营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情节轻微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阻碍或者拒绝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对检举和控告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食品摊贩,是指在城乡集市、街头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固定或者流动设摊、设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河北省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条例(试行)》同时废止。




1997年9月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争议,特别是宅基地争议各省市都比较普遍,尤其一部分地区尚未确权发证,司法救济途径困难,目前救济途径是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
法律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案例:
  案件回放:1995年1月王某(女)与李某某(男)结婚,1995年4月4日王某户口迁入昌平区某村38号院(李某某父母宅院)。1995年12月30日婚生女出生。
1997年,由于家中人口增加,38号院不够居住,王某与李某某经时任村长同意,在村煤场后新建北方四间。2001年,王某与李某某在北房东面新建房屋2间,南房及门道3间半,占地面积约280平米。同年12月,经村委会及镇人民政府同意,王某一家三口户口迁入210号院。自1997年始,王某一家在210号居住。
2009年,因夫妻感情破裂,王某提起离婚诉讼,但判决未就210号院落进行处理。 后王某提出离婚后财产纠纷诉讼,但法院以权属不清,需有关部门先行处理为由,驳回王某的诉讼。因村民委员会拒绝出具610号院落使用权属于王某与李某某的证明,导致610号院落使用权产生争议。
处理过程:
王某依法向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提出《土地使用权争议调查处理申请》,请求确认王某对北京市某庄村210号院土地(面积280平米)享有土地使用权。
事实依据:1、王某具备宅基地使用条件。1995年1月王某结婚,1995年4月4日申请人户口迁入该村,王某符合《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北京市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具备宅基地使用审批条件。2、涉案院落经村委会、镇政府同意建设。 1997年经时任村长同意,王某与李某某建设涉案房产。2001年12月18日《分户申请》、2009年06月12日《证明》可以证实上述事实。第三、610号院落房产系王某与李某某建设。
法律依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系土地使用权争议处理机关,具备行政管理权。《土地管理法》第16条、《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5条、《北京市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7条等规定,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系土地使用权争议处理机关,具备行政管理权。
目前该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已经受理,正在处理中。
2013-06-04於?鑫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申请书

申请人 姓名
(名称) 地址
法定
代表人 职务
及电话
委托
代理人 地址
被申请人 姓名
(名称) 地址
法定
代表人 职务
及电话
请求事项

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授权委托书

____XXX________(委托人)因与_XXX_________土地权属争议一案,委托___XXX___________ ( 受委托人)代理。委托的代理事项和权限如下:代理XXX案件申请、调查、调解等事宜。全权代理。

委托人:
年 月 日
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2、《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第三条、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第九条、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依照本办法第五、六、七、八条的规定,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

文化部关于发布实施文化行业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发布实施文化行业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的通知
1993年11月18日,文化部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歌舞厅的建设发展很快,对提高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歌舞厅在技术上没有提出声、光质量的控制标准,致使一些歌舞厅的声、光污染很大。为了保证广大娱乐群众的健康水平,我部于一九九二年下达并委托江苏省文化厅科教处、北京市文化艺术科研所、上海市舞台技术研究所起草制订了歌舞厅的声光质量控制行业标准。1993年6月29日我部教科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先期完成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行业标准审定会。与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了该项标准。根据国家对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现由我部正式发布并立即实施。希望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专业队伍,会同当地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质量进行检查,并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the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in ballroom
WH0301—93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歌舞厅的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有扩声设备的各类歌厅、舞厅、卡拉OK厅和类似功能的厅。
2.引用标准
GB3241 声和振动分析用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
GB3661 测试电容传声器技术条件
GB3785 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3947 声学名词术语
GB4959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YJ25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3.术语3.1 扩声系统 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扩声系统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听众区的声学环境。3.2 空场 vacant auditoria
除必要的测量技术人员外,厅内没有观众和演员。测量时,厅内设置与相对应的满场正常使用时间完全相同。3.3 最大声压级 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
厅内空场稳态时的最大声压级。3.4 最高可用增益 maximum available gain
歌舞厅扩声系统在声反馈自激临界状态的增益减去6dB时的增益。3.5 声反馈 acoustic feedback
由于扩声系统中扬声器输出的能量的一部分反馈到传声器而引起的啸叫声或衰变声。3.6 传输频率特性 transmission frequencycharacteristic
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3.7 传声增益 〔sound〕transmission gain
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3.8 声场不均匀度 sound field nonuniformity
有扩声时,歌舞厅内各测点处得到的稳态压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值,以分贝表示。3.9 背景噪声 background noise
当扩声系统不工作时,厅内各测点处室内本底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3.10 总噪声 over all noise
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内各测点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3.11 系统失真 system distortion
扩声系统由输入声信号到输出声信号全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畸变。
注:当测量由声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有困难时,允许测量由电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作为系统失真,但应注明。一般常用谐波失真来近似衡量系统失真。3.12 混响时间 reverberation time
声源达到稳态,待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
4.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4.1 歌厅、卡拉OK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级,
具体指标见表1。
表 1
--------------------------------------------------------------------------
| | 声 学 特 性
|等 |------------------------------------------------------------------
| | 最大声压级 | | |
|级 | (dB)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 | | | |
|----|--------------------|--------------------|--------------------|
| | |40~12500Hz| |
| | |以 80 ~| |
|一 |100~6300Hz|8000Hz的平 | |
| |≥103dB |均声压级为 |125~4000Hz|
| | |0dB,允许+4 |的平均值 |
|级 | |~--8dB,且 |≥--6dB |
| | |在 80 ~| |
| | |8000Hz内允 | |
| | |许≤±4dB | |
|----|--------------------|--------------------|--------------------|
| ∧| |63~8000Hz | |
| 一| |以 125 ~| |
|二级| |4000Hz的平 | |
| 卡|125~4000Hz|均声压级为 |125~4000Hz|
| 拉|≥98dB |0dB,允许+4 |的平均值≥ |
|级O| |~--10dB,且 |--8dB |
| K| |在 125 ~ | |
| 厅| |4000Hz内允 | |
| ∨| |许≤±4dB | |
--------------------------------------------------------------------------
--------------------------------------------
|
------------------------------------------|
| 总噪 | 失 |
声场不均匀度 | 声级 | 真 |
|dB(A)| 度 |
----------------------|----------|------|
| | |
| | |
| | |
100Hz≤10dB | | |
1000Hz | 35 | 5%|
}≤8dB| | |
6300Hz | | |
| | |
| | |
----------------------|----------|------|
| | |
| | |
| | |
1000Hz | 40 |10%|
}≤8dB| | |
4000Hz | | |
| | |
| | |
| | |
--------------------------------------------
--------------------------------------------------------------------------
| | 声 学 特 性
|等 |------------------------------------------------------------------
| | 最大声压级 | | |
|级 | (dB)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 | | | |
|----|--------------------|--------------------|--------------------|
| | |100~6300Hz| |
|二∧| |以 250 ~| |
|级卡| |4000Hz的平 | |
|卡拉|250~4000Hz|均声压级为 |250~4000Hz|
|拉O|≥93dB |0dB,允许+4 |的平均值≥ |
|OK| |~--10dB,且 |--10dB |
|K包| |在 250 ~ | |
|厅间| |4000Hz内允 | |
| ∨| |许+ 4 ~ -- | |
| | |6dB | |
--------------------------------------------------------------------------
--------------------------------------------
|
------------------------------------------|
| 总噪 | 失 |
声场不均匀度 | 声级 | 真 |
|dB(A)| 度 |
----------------------|----------|------|
| | |
| | |
1000Hz | | |
} ≤| | |
4000Hz | 40 |13%|
12dB | | |
卡拉OK包间 | | |
不考核 | | |
| | |
| | |
--------------------------------------------
4.2 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三级,具体指标见表2。
表 2
--------------------------------------------------------------------------
| | 声 学 特 性
|等 |------------------------------------------------------------------
| | 最大声压级 | | |
|级 | (dB)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 | | | |
|----|--------------------|--------------------|--------------------|
| | |40~12500Hz| |
| | |以80~8000Hz| |
|一 |100~6300Hz|的平均声压级 |125~4000Hz|
| |≥103dB |为0dB,允许 |的平均值 |
|级 | |+4~--8dB,且 |≥--8dB |
| | |在80~8000Hz| |
| | |内允许≤± | |
| | |4dB | |
--------------------------------------------------------------------------
--------------------------------------------
|
------------------------------------------|
| 总噪 | 失 |
声场不均匀度 | 声级 | 真 |
|dB(A)| 度 |
----------------------|----------|------|
| | |
| | |
100Hz≤10dB | | |
1000Hz | 40 | 7%|
}≤8dB| | |
6300Hz | | |
| | |
| | |
--------------------------------------------
----------------------------------------------------------------------------
| | 声 学 特 性
|等 |--------------------------------------------------------------------
| | 最大声压级 | | |
|级 | (dB)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 | | | |
|----|--------------------|----------------------|--------------------|
| | |63~8000Hz | |
| | |以125~4000Hz| |
|二 | |的平均声压级 | |
| |125~4000Hz|为0dB,允许 |125~4000Hz|
| |≥98dB |+4~ -- |的 平 均 值 ≥ |
|级 | |10dB,且在 |--10dB |
| | |125~4000Hz | |
| | |内允许≤± | |
| | |4dB | |
|----|--------------------|----------------------|--------------------|
| | |100~6300Hz | |
| | |以 250 ~ | |
|三 | |4000Hz 的 平 | |
| |250~4000Hz|均 声 压 级 为 |250~4000Hz|
| |≥93dB |0dB,允许+4 |的 平 均 值 ≥ |
|级 | |~--10dB,且 |--10dB |
| | |在 250 ~ | |
| | |4000Hz 内 允 | |
| | |许+4 ~ -- | |
| | |6dB | |
----------------------------------------------------------------------------
--------------------------------------------
|
------------------------------------------|
| 总噪 | 失 |
声场不均匀度 | 声级 | 真 |
|dB(A)| 度 |
----------------------|----------|------|
| | |
| | |
| | |
1000Hz | 40 |10%|
}≤8dB| | |
4000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00Hz | | |
} ≤| 45 |13%|
4000Hz | | |
12dB | | |
| | |
| | |
| | |
--------------------------------------------
注:①一级歌舞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
②二、三级歌舞厅除噪声外所有指标仅在舞池测试。
4.3 迪斯科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3。
表 3
--------------------------------------------------------------------------
| | 声 学 特 性
|等 |------------------------------------------------------------------
| | 最大声压级 | | |
|级 | (dB)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 | | | |
|----|--------------------|--------------------|--------------------|
| | |40~12500Hz| |
|一 | |以80~8000Hz| |
| |100~6300Hz|的 平 均 声 压级| |
| |≥110dB |为0dB,允 许 +| — |
|级 | |4~--8dB,且 在| |
| | |80~8000Hz内| |
| | |允 许≤±4dB | |
|----|--------------------|--------------------|--------------------|
| | |63~8000Hz以| |
|二 | |125~4000Hz| |
| |125~4000Hz|的 平 均 声 压级| |
| |≥103dB |为0dB,允 许 +| — |
|级 | |4~--10dB,且 | |
| | |在 125 ~| |
| | |4000Hz内允许 | |
| | |≤±4dB | |
--------------------------------------------------------------------------
--------------------------------------------
|
------------------------------------------|
| 总噪 | 失 |
声场不均匀度 | 声级 | 真 |
|dB(A)| 度 |
----------------------|----------|------|
| | |
| | |
100Hz≤10dB | | |
1000Hz | 40 | 7%|
}≤8dB| | |
6300Hz | | |
| | |
----------------------|----------|------|
| | |
| | |
1000Hz | | |
}≤8dB| 45 |10%|
4000Hz | | |
| | |
| | |
| | |
--------------------------------------------
注:①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压级,正常使用应用96dB以下为宜,
短时间最大声压级应控制在110dB以内。
②迪斯科舞厅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只在舞池考核。
4.4 歌舞厅建筑声学的一般要求
歌舞厅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应进行声学设计。4.4.1 观众厅内各处要求有合适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在歌舞厅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4.4.2 歌舞厅的混响(T60)见附录A。4.4.3 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歌舞厅扩声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对外界的影响应满足环保部门的标准要求,短时间音乐高潮平均值允许超出标准165dB。
5.测量方法
5.1 测量条件5.1.1 测量前扩声设备须按设计要求在厅堂内安装完毕,并调整扩声系统,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注:如有系统均衡器,则测量前应调整到系统最佳补偿。5.1.2 测量时,扩声系统中调音台的多频率补偿置于“平直”位置,功率放大器的音调补偿(若有的话)置于正常位置。5.1.3 测量时,厅堂内测点的声压级至少高于厅堂总噪声15dB。混响时间测量时信噪比至少满足35dB要求。5.1.4 各项测量一般在空场条件下分别进行。5.1.5 所有测点必须离墙1.5m以远,测点高度距地面1.2~2.3m。对于有楼座的厅堂,测点应包括楼座区域。5.1.6 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厅内,一般不得少于4—9点。对于对称的歌舞厅其主要活动区的测点的最低要求如下:
100平方米以下的厅测4点,分布如图1所示。100~200平方米的厅测6点。200平方米以上的厅测9点。要求测点均匀分布在对称的一侧。
注:这里所指的对称不仅是建筑上对称,还包括声场对称。
5.2 测量仪器
本标准不排斥使用达到同样精确度的其它仪器。5.2.1 声频信号发生器5.2.1.1 频率范围:20~20000Hz±0.5dB。5.2.1.2 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3%。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5.2.2 噪声信号发生器5.2.2.1 粉红噪声的频谱密度:20~20000Hz。在其输出端的不均匀度为±1.5dB。5.2.2.2 信噪比不低于60dB。5.2.3 功率放大器5.2.3.1 频率范围:20~20000Hz,不均匀度优于±0.5dB。
5.2.3.2 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5%。5.2.3.3 额定功率:不小于50W。5.2.4 测试传声器
按GB3661所规定的要求。5.2.5 滤波器
按GB3241所规定的要求。5.2.6 声级计
按GB3785中I型声级计要求。
5.2.7 测量放大器5.2.7.1 频率范围:20~20000Hz,不均匀度优于±0.5dB。5.2.7.2 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5%。5.2.8 失真度测量仪5.2.8.1 频率范围:20~20000Hz。5.2.8.2 失真度测量范围:0.1%~10%。5.2.9 测试声源5.2.9.1 频率范围:100~10000Hz,不均匀度优于6dB。5.2.9.2 总谐波失真:不大于5%。5.2.9.3 额定功率:10W(灵敏度>90dB)。5.2.10 混响时间测试仪5.2.10.1 频率范围:100~8000Hz。5.2.10.2 混响时间测试范围:0.3s~10s。5.2.11 频率分析仪
对时间域的信号能进行频谱分析的仪器,其中滤波器应符合5.2.5条要求。要求滤波器各中心频率档能自动扫描或手动扫描。
5.3 测量项目5.3.1 传输〔幅度〕频率特性5.3.1.1 电输入法
测量采用图2所示的点测法,测量步骤如下:
a、开启测试系统,输出1/3Oct粉红噪声信号,调节噪声源的输出,使扬声器系统的输出满足5.1.3条要求。
b、改变1/3Oct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并保持各频段电平值恒定,在歌舞厅内的每一测点上用声级计或频谱分析仪分别测量声压级。
c、测量在传输频率范围内进行,测试信号按1/3Oct中心频率取点。
d、测量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
注:用频谱分析仪连续扫频测量时,可以用粉红噪声作为信号源(图2中去掉滤波器),在各测点上用扫频法测量频谱,然后将各测点频谱减去粉红噪声的频谱即可得到传输频率特性。
5.3.1.2 声输入法
|----------
| |
| |----|--------------------------
| | ■ |
| | 扬声器系统 |
| | ----------|
---------- -------------- | | ■----|声级计||
| | | |---- | ----------|
----|调音台|--------|功率放大器|---- | --------------|
| | | | | | | ■----|频谱分析仪||
| ---------- -------------- | | ■ --------------|
| | ------|--------------------------
---------------------------------- | |
| |----------
------------ ------------------ |
|噪声信号| |1/3Oct带| |
| |--------| |----
|发生器 | | 通滤波器 |
------------ ------------------
图 2
测量采用图3所示的点测法,测量步骤如下:
a、关闭测试声源系统,调节扩声系统增益,使之达到最高可用增益。
b、传声器离测试声源的距离为0.5m。
c、开启测试系统,输出1/3Oct粉红噪声信号,调节噪声源的输出,使测点的信噪比大于15dB。
d、改变1/3Oct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在传声器处和歌舞厅内的测点上用声级计或频谱分析仪分别测量声压级。
e、测量时要求控制传声器处声压恒定。
f、测量在传输频率范围内进行,测试信号按1/3Oct中心频率取点。
g、测量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
注:用频谱分析仪连续扫频测量时,可以用粉红噪声作为信号源(图3中去掉滤波器),分别在传声器处和各测点上用扫频法测量频谱,然后将各测点的频谱减去传声器处的频谱即可得到传输频率特性。
5.3.2 传声增益
----------------------------------------
|----|-------------------------------- |
| ■ ---------- | |
| 扬声器系统 ■--|声级计| | |
| ---------- | |
| 传声器 --------------| |
|--|--■ ■---- ■--|频谱分析仪|| |
------------ | | | --------------| |
|噪声信号| | | 测试声源| | |
|发生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Oct带|--|功率放大器|---- | --|调音台|----|功率放大器|----
|通滤波器 | | | | | | | |----
------------------ -------------- | ---------- -------------- |
----------------------------------------
图 3
测量框图同图3。
在按5.3.1.2项测量传输频率特性的同时,把在歌舞厅内各测点上测得的声压级减去传声器所接收的声压级,按频率加以平均即得该频带的传声增益。
测试信号的中心频率同5.3.1.2条,也允许按倍频程中心频率测量。
5.3.3 最大声压级5.3.3.1 电输入法
测量框图同图2,测量步骤同5.3.1.1条,要求馈入扬声器系统的电压相当设计使用功率(或额定功率)的电压值的1/n,(n=2~10)。
在系统最大声压级要求频率范围内在每一测点测出每一个1/3Oct频带声压级,加上201gn后获得相应频带的最大声压级然后加以平均。每一测点的最大声压级用下式计算:
n 0.1Li
Lmax=101g〔(∑ 10 )/N〕+101gn
i=1
式中:Li为第i个1/3Oct频带声压级,
N为传输频率范围内1/3Oct频带数。
5.3.4 声场不均匀度
根据5.3.1条测量的结果,将每一中心频率在不同测点测到的声压级的值列表或作图即得到相应的声场分布。
5.3.5 总噪声
测量在空场条件下进行。
测量时在歌舞厅内的设备,例如通风、调温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及扩声系统设备和可控硅调光系统全部开启。
测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
扩声系统的增益控制位置同5.3.1.2条。
测量用声级计在63~8000Hz范围内按倍频程带宽取值。测量结果绘在同一张记录纸上可获得歌舞厅的噪声谱。
测量应包括线性和A计权数据。
注:在测量总噪声的同时,关闭扩声系统设备,按上述步骤测量,则得背景噪声谱。A计权声级大致上为噪声评价曲线NR值加5,即噪声评价数NR=A声级减5。
5.3.6 系统失真
测量框图如图4所示。
测试信号经调音台和功率放大器,馈给扬声器系统。要求馈入扬声器系统的电压相当于设计使用功率(或额定功率)的电压值的1/n,(n=2~10)。
测试频率点为500Hz,1000Hz,2000Hz。用频谱分析仪分别测出各频率点的声压级和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声压级,谐波失真值K由下式计算。
------------------------------
/ L总--L2 L总--L3
K= / ------------ ------------×100%
/ 10 10
√ 10 +10
其中L总为频谱仪在线性档读出的声压级,L2 和L3
------------
|声频信号|
|发生器 |
------------ |----------
| | ------|--------------
| | | ■ |
---------- -------------- | | | --------------
|调音台|--------|功率放大器|---- | ■----|------|频谱分析仪|
---------- -------------- | | 测试传声器| --------------
| | ■ |
| |----|--------------
|----------
图 4
分别为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声压级。
其测量点,应在被测扬声器的中心线上,离扬声器2m处。
5.3.7 混响时间
测量框图同图2,并将声级计接收到的信号馈给混响时间测量仪(或直接用混响时间测量仪接收和测量)。
由噪声源发出的1/3Oct粉红噪声信号直接馈入扩声系统调音台输入端。调节扩声系统输出,使测点的信噪比满足第5.1.3条要求。在歌舞厅内预定的测点上进行测量。亦可使用外加集中声源进行测量,该声源应置于厅内墙角附近。
当声源停止发声后,用混响时间测量仪测量该频率的混响时间。
测量频率的选取至少应有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六点。
附录A 歌舞厅的混响(T60)(补充件)
A.1 歌舞厅合适混响时间(500Hz)T(s)与厅容积V(立方米)的关系容许范围内附图1。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 | | |||| --|
■ 0.8|-- | | | | | | |||| --|
■ |-- | | | | | | |||| --|
0.6||||||||| | | | | | |||||||||||--|
0.5------------------------------------------------------------------------
100 200 300 500 1000 2000
厅容积V(立方米)
附图 1
A.2 歌厅、歌舞厅各频率混响时间与500Hz混响时间的比值为表4所示:
表 4
------------------------------------------------------------------
| 频 率 | 比 值 |
|------------------------------|------------------------------|
| 125Hz | 1.0—1.4 |
|------------------------------|------------------------------|
| 250Hz | 1.0—1.2 |
|------------------------------|------------------------------|
| 2000Hz | 0.8—1.0 |
|------------------------------|------------------------------|
| 4000Hz | 0.7—1.0 |
------------------------------------------------------------------
A.3 卡拉OK包厢的混响时间不考核。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